新书推介:《语义网技术体系》
作者:瞿裕忠,胡伟,程龚
   XML论坛     W3CHINA.ORG讨论区     计算机科学论坛     SOAChina论坛     Blog     开放翻译计划     新浪微博  
 
  • 首页
  • 登录
  • 注册
  • 软件下载
  • 资料下载
  • 核心成员
  • 帮助
  •   Add to Google

    >> 本版讨论高级C/C++编程、代码重构(Refactoring)、极限编程(XP)、泛型编程等话题
    [返回] 计算机科学论坛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C/C++编程思想 』 → C语言初学者入门讲座 第十四讲 联合 查看新帖用户列表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订阅本版) 您是本帖的第 3761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C语言初学者入门讲座 第十四讲 联合 举报  打印  推荐  IE收藏夹 
       本主题类别:     
     卷积内核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威望:8
      头衔:总统
      等级:博士二年级(版主)
      文章:3942
      积分:27590
      门派:XML.ORG.CN
      注册:2004/7/21

    姓名:(无权查看)
    城市:(无权查看)
    院校:(无权查看)
    给卷积内核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卷积内核加入好友 查看卷积内核的个人资料 搜索卷积内核在『 C/C++编程思想 』的所有贴子 访问卷积内核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查看卷积内核的博客楼主
    发贴心情 C语言初学者入门讲座 第十四讲 联合

    “联合”与“结构”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在结构中各成员有各自的内存空间, 一个结构变量的总长度是各成员长度之和。而在“联合”中,各成员共享一段内存空间, 一个联合变量的长度等于各成员中最长的长度。应该说明的是, 这里所谓的共享不是指把多个成员同时装入一个联合变量内, 而是指该联合变量可被赋予任一成员值,但每次只能赋一种值, 赋入新值则冲去旧值。如前面介绍的“单位”变量, 如定义为一个可装入“班级”或“教研室”的联合后,就允许赋予整型值(班级)或字符串(教研室)。要么赋予整型值,要么赋予字符串,不能把两者同时赋予它。联合类型的定义和联合变量的说明一个联合类型必须经过定义之后, 才能把变量说明为该联合类型。

    一、联合的定义

    定义一个联合类型的一般形式为:

    union 联合名

    {

    成员表

    };

    成员表中含有若干成员,成员的一般形式为: 类型说明符 成员名 成员名的命名应符合标识符的规定。

    例如:

    union perdata

    {

    int class;

    char office[10];

    };

    定义了一个名为perdata的联合类型,它含有两个成员,一个为整型,成员名为class;另一个为字符数组,数组名为office。联合定义之后,即可进行联合变量说明,被说明为perdata类型的变量,可以存放整型量class或存放字符数组office。

    二、联合变量的说明

    联合变量的说明和结构变量的说明方式相同, 也有三种形式。即先定义,再说明;定义同时说明和直接说明。以perdata类型为例,说明如下:

    union perdata

    {

    int class;

    char officae[10];

    };

    union perdata a,b; /*说明a,b为perdata类型*/

    或者可同时说明为:

    union perdata

    {

    int class;

    char office[10];

    }

    a,b;或直接说明为:

    union

    {

    int class;

    char office[10];

    }

    a,b

    经说明后的a,b变量均为perdata类型。 它们的内存分配示意图如图7—8所示。a,b变量的长度应等于 perdata 的成员中最长的长度, 即等于office数组的长度,共10个字节。从图中可见,a,b变量如赋予整型值时,只使用了2个字节,而赋予字符数组时,可用10个字节。

    联合变量的赋值和使用

    对联合变量的赋值,使用都只能是对变量的成员进行。 联合变量的成员表示为: 联合变量名.成员名 例如,a被说明为perdata类型的变量之后,可使用 a.class a.office 不允许只用联合变量名作赋值或其它操作。 也不允许对联合变量作初始化赋值,赋值只能在程序中进行。还要再强调说明的是,一个联合变量, 每次只能赋予一个成员值。换句话说,一个联合变量的值就是联合变员的某一个成员值。

    [例7.15]设有一个教师与学生通用的表格,教师数据有姓名,年龄,职业,教研室四项。学生有姓名,年龄,职业,班级四项。

    编程输入人员数据, 再以表格输出。

    main()

    {

    struct

    {

    char name[10];

    int age;

    char job;

    union

    {

    int class;

    char office[10];

    } depa;

    }body[2];

    int n,i;

    for(i=0;i<2;i++)

    {

    printf("input name,age,job and department\n");

    scanf("%s %d %c",body[i].name,&body[i].age,&body[i].job);

    if(body[i].job=='s')

    scanf("%d",&body[i].depa.class);

    else

    scanf("%s",body[i].depa.office);

    }

    printf("name\tage job class/office\n");

    for(i=0;i<2;i++)

    {

    if(body[i].job=='s')

    printf("%s\t%3d %3c %d\n",body[i].name,body[i].age,body[i].job,body[i].depa.class);

    else

    printf("%s\t%3d %3c %s\n",body[i].name,body[i].age,

    body[i].job,body[i].depa.office);

    }

    }

    本例程序用一个结构数组body来存放人员数据, 该结构共有四个成员。其中成员项depa是一个联合类型, 这个联合又由两个成员组成,一个为整型量class,一个为字符数组office。在程序的第一个for语句中,输入人员的各项数据,先输入结构的前三个成员name,age和job,然后判别job成员项,如为"s"则对联合depa·class输入(对学生赋班级编号)否则对depa·office输入(对教师赋教研组名)。

    在用scanf语句输入时要注意,凡为数组类型的成员,无论是结构成员还是联合成员,在该项前不能再加"&"运算符。如程序第18行中

    body[i].name是一个数组类型,第22行中的body[i].depa.office也是数组类型,因此在这两项之间不能加"&"运算符。程序中的第二个for语句用于输出各成员项的值。


       收藏   分享  
    顶(0)
      




    ----------------------------------------------
    事业是国家的,荣誉是单位的,成绩是领导的,工资是老婆的,财产是孩子的,错误是自己的。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7/10/9 8:09:00
     
     GoogleAdSense
      
      
      等级:大一新生
      文章:1
      积分:50
      门派:无门无派
      院校:未填写
      注册:2007-01-01
    给Google AdSense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Google AdSense加入好友 查看Google AdSense的个人资料 搜索Google AdSense在『 C/C++编程思想 』的所有贴子 访问Google AdSense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查看Google AdSense的博客广告
    2025/7/18 21:57:35

    本主题贴数1,分页: [1]

    管理选项修改tag | 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W3C Contributing Supporter!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31.2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