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Semantic Web(语义Web)/描述逻辑/本体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2)
----  基于 XML 的学习内容信息体系结构,第 2 部分: DITA 内容示范(转)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2&rootid=&id=21772)


--  作者:菜籽
--  发布时间:9/2/2005 12:02:00 PM

--  基于 XML 的学习内容信息体系结构,第 2 部分: DITA 内容示范(转)
由于原文中有一些图,显示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原文
http://www-128.ibm.com/developerworks/cn/xml/x-dita9b/

2005 年 9 月 01 日

看看如何以基于主题的 DITA XML 为基础来为单源的 XML 学习内容开发一种信息体系结构。本系列文章的 第 1 部分 提出了一组 DITA XML 扩展,作为学习的统一内容模型的基础。这是第 2 部分,作者用试验性的内容检验了他们的设想,这些内容来自为支持 IBM® DB2 Query Monitor™ 组件特性而开发的培训课程,然后作者报告了他们的结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定义了一组 DITA 主题类型和其他扩展,为开发用于创作和交付学习内容的 XML 内容模型提供了一个框架。我们确定了开发和交付学习内容的 DITA 端到端过程模型的主要步骤,其中包括:

确定和建模学习的要求和目标
将要求组织到课堂和模块中
确定支持这些要求的已有主题和开发基于主题的新内容
根据需要为实验、练习和测验开发主题内容
针对每个目标和整个课程编写概述和总结
用映射为特定课程的交付组织主题
使用 XSLT 为特定交付品处理映射和主题
本文中,我们描述如何将这种学习 DITA 过程模型应用于一个示范课程,我们使用了现有的 IBM DB2 Query Monitor 课程。该课程最初是为教员指导的培训(ITL)开发的,内容包括教员使用的幻灯片、教员指南(打印的 PDF)和学员指南(打印的 PDF)。

关于示范课程内容

本案例研究使用的示范课程虽然很短(只有 4 个小时),但是很完整,包括实验和练习、学习目标、课堂总结以及教员指导的课堂培训课程常见的其他成分。

Query Monitor 课程现有的打印版学员指南包括以下内容:

开场白
课程介绍
模块 1——使用 Query Monitor
模块 2——使用筛选器和配置文件
课程小结
附录 A——安装 Query Monitor
下载
包含文件(请参阅 下载)为提议的 DITA 主题特化提供了概念验证性的实现,这些主题用于支持学习内容的创作和交付。它还从关于 IBM DB2 Query Monitor 的示范课程内容中提供一组示例主题和映射。  

此例的主要目标是探讨如何将最初作为单一的大型课程构思的内容分解,形成基于主题的内容片段,然后作为可重用的学习对象(RLO)重新组织成自含的课程模块来交付。这样就可以在以后作为电子学习课程交付时定位这些内容。


回页首

将课程重新加工成 DITA

对 Query Monitor 课程重新加工的过程中,我们采用针对学习调整的 DITA 过程模型,如后所述。

1 和 2. 确定学习目标并将其组织到模块中

首先,我们为 Query Monitor 课程确定了两个模块级的学习目标:

使用 Query Monitor
使用筛选器和属性
3. 开发基于主题的支持内容

接下来在每个模块级目标中确定任务、概念和支持课堂级学习目标所需要的参考信息。

使用 Query Monitor
通过 Query Monitor ISPF 界面导航
使用 ISPF 命令
使用筛选器和属性
使用筛选器细化显示的查询细节层次
通过创建监控、应用程序和异常配置文件来定义要监控的任务
分析和解释受监控的查询会话结果
4. 设计实验、练习和测验

原来的课程材料不包含实验练习或测验。我们在总体设计中为这些主题留了地方,并准备在试验的下一阶段开发电子学习交付品时进行测试。

5. 编写概述和总结

对于两个模块级目标,我们都建立了概述和总结主题,整个课程还有另一组概述和总结主题。更详细的课程应该在课程结构层次的每一级别上都包括概述和总结主题,如课堂、模块、单元级以及整个课程。

学习概述
清单 1 是来自示范课程的示例学习概述主题。该主题包括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时间以及其他概括性的信息。


清单 1. 学习概述主题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earningoverbody>
  <mainpoints>
   <p>At the end of this module, you will be able to:</p><ul>
    <li>Navigate through the Query Monitor ISPF interface</li>
    <li>Use the various ISPF commands</li></ul>
  </mainpoints>
  <duration><title>Duration</title><p>2 hours</p></duration>
  <objectives>
   <title>Objectives</title><ul>
    <li>Navigate through the Query Monitor ISPF interface</li>
    <li>Use the various ISPF commands</li></ul>
  </objectives>
  <prerequisites><title>Course prerequisites</title>
   <ul><li>Basic SQL and DB2 skills</li></ul>
  </prerequisites>
</learningoverbody>
</learningover>


学习总结
清单 2 是一个学习总结主题。该例中,完整的总结放在内容提要中。


清单 2. 学习总结主题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earningsummary id="DB2QM238_SUM">
<title>Summary</title>
<learningsummarybody>
  <mainpoints>
   <p>You should now be able to:</p>
   <ul>
    <li>Navigate through the Query Monitor ISPF interface</li>
    <li>Use the various ISPF commands</li>
   </ul>
  </mainpoints>
</learningsummarybody>
</learningsummary>


6. 用 DITA 映射组织交付主题

在创建学习模块的主题映射时,我们选择希望包含在单元中的主题,然后按照需要的顺序排列主题。我们使用 topichead 元素组织每个学习单元的主题。

清单 3 是示范课程中“模块 2 —— 使用 Query Monitor”的主题映射的一部分。


清单 3. 学习映射

<map title="DB2 Query Monitor Course">
<topichead navtitle="Module 2: Using the Query Monitor">
   <topicref href="querymonitor_over.xml"/>
     <topicref href="ispf_nav_ref.xml"/>
     <topicref href="main_panel_ref.xml"/>
     <topicref href="qm_discovery_task.xml"/>
     . . .
     <topicref href="planview_concept.xml"/>
     <topicref href="dbrmview_concept.xml"/>
     <topicref href="activate_task.xml"/>
     <topicref href="deactivate_task.xml"/>
   <topicref href="DB2QM238_Summary.xml"/>
   <topicref href="DB2QMLAB201_practice.xml"/>
</topichead>
</map>


下面列出了映射中的主题,显示了嵌套的主题类型及标题:

概述:使用 Query Monitor
参考:ISPF 导航
参考:主面板
任务: DB2 QM Subsystem Discovery
. . .
概念:视图操作总结:计划
概念:视图操作总结:DBRM/Package
任务:激活 Monitoring Agent
任务:取消 Monitoring Agent
总结:总结
练习:练习 1 —— 导航 Query Monitor Interface
7. 处理映射以生成交付品

我们使用 XSLT、Ant 和 DITA Open Toolkit(请参阅 参考资料)提供的 FO 处理将映射和主题转化成 ILT 课程使用的 PDF 交付品。图 1 显示了一个输出的例子。


图 1. Main Panel 主题的 PDF 输出


回页首

挑战

在最初的项目设计阶段和试验性实现阶段中,我们遇到了与转向基于主题的、信息类型化内容开发有关的一些挑战。

按主题思考

首先,按照过去开发新课程的经验,我们往往强调在内容开发中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性方法,信息很容易衔接。采用这种方法,课程开发人员很少考虑将内容分成不同的类型。比方说,概念性的信息常常与支持概念所需要的参考信息和任务信息混杂在一起。

重新将试验内容加工成基于主题的 DITA,这一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改变思维惯性,将内容看成是离散的信息块,而不再是单一的、长长的叙述流。

用信息类型组织内容

其次,除了学习如何将内容分解成基于主题的单元外,我们还需要运用为内容分配具体主题类型的基本原则。这要求我们将原来的混合段落,甚至有可能是整页信息,分成离散的、包含单一信息类型的主题,如概念、任务或参考资料类型。

我们发现必须遵守的主要规则是:每段信息必须完全是关于一种内容类型的。它必须传达关于那段特定信息的知识,不能与其他主题块中的信息直接重叠。

考虑上下文

最后,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将信息分解成单个类型之后,可能会丢失内容在整个学习上下文中的角色。这种情况下,可能首先表现为难以根据这些规则将信息分解成主题和类型;求助于过去的陈述性方法,为保持原来思想的完整性而让内容继续纠缠在一起是很诱人的。

通过这种挑战,要学习的不仅是把内容归结为上述的主题类型(概念、任务或参考),还要考虑整个学习目标的上下文。关键是了解每个主题在学习目标中的位置,DITA 映射中定义的基本上下文提供了学习目标。单个 DITA 主题自身并没有固有的上下文,而是根据在映射中的角色获得上下文。

从根本上说,使用主题和信息类型创作和交付内容是一项技巧,需要时间和经验来学习如何应用到内容中。


回页首

结束语

该试验项目为使用 DITA XML 支持学习内容开发和交付的最佳实践提供了基本的参照。我们仅仅是刚刚起步,还需要围绕着更丰富、变化更多的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验证、细化和扩展这里列出的设计和过程框架。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46.87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