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灌水天堂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26)
----  潘一丁:“五四”是一个不应该忘却的教训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26&rootid=&id=124023)


--  作者:潘一丁
--  发布时间:5/4/2012 8:31:00 AM

--  潘一丁:“五四”是一个不应该忘却的教训
(老文评新闻152)
如果当年『将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老一辈革命家地下有知的话,一定会“后悔”的。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当年让在台上的袁世凯或北洋政府痛不已的年轻人和学生,在诸如鲁迅、胡适之类“激进帮”的怂恿和教唆下,竟然从此变成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麻烦制造者”。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虽然学生们接下来给国民党政府制造了不少足以加速他们垮台的“麻烦”;还帮毛泽东轻易打垮了包括刘少奇主席在内的、所有不赞成他的路线的“党内走资派”;也给文革中踌躇满志的四人帮,制造了“被打倒”的大“麻烦”;更间接帮助了邓小平的东山再起,取代毛而成了这个国家的“总设计师”。但是邓却很快在89年吃到了这些“麻烦制造者”的苦头,而不得不决定下令要对他们“动粗”。并从他的接班人开始,终结了新中国和这些“麻烦制造者”长达四十年的“蜜月期”。现在,轮到自己的政府来“头痛”了(比如对“黄岩岛问题”发出的“不和谐”声音)。所以“五四”竟成了高度敏感和紧张的关联词,避之犹恐不及。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当前能感受到的氛围吗?

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来责怪这些年轻人或学生。三字经中早有曰『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其实这是再准确不过的了。只是应该稍加扩展和延伸,改成『子不教,社会之过。教不严,政府之惰』正是因为后来的政府和社会的不作为,不但违背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科学原理,放弃了必要的真正“民主”的启蒙教育(其实他们自己至今都还对真民主“一窍不通”),只能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似的、跟在同样对真民主“狗屁不通”的西方后面,嚷嚷起假冒伪劣的“山寨民主”来(笔者声明对此结论负责,并享专有的“知识产权”)。像无知、溺爱的父母一样,对少不更事、心智尚不成熟的年轻人,处处忍让、吹捧、纵容。造成他们在还没有真正愿意接手,自觉而勇敢地承担起全部社会义务和国家责任之前,就开始想“抢班夺权”(比如被刻意吹捧出来的某地神女或天才父母官之类),利用网络提供的条件,想当然地要主导社会走向。在一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的蛊惑、怂恿下,表现出一副“天下者我们的天下,我们不干谁干”的狂妄态势来。终于铸成了包括“文革”和“六四”在内的,中国一段惨不忍睹的“近代史”和“黄鼠狼下耗子”般的不堪现实。以至于在国家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压力时,除了七嘴八舌之外,竟然不能带头凝聚起“同仇敌忾”的一致可用“民气”。更看不到他们面对“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作出过什么样的反思或检讨。好像以为他们的“天责”,就是“被人当枪使”或“上街游行喊打倒”。所以作为“过来人”的老一辈政治家或领导人,是绝对难辞其咎的,因为他们始终不能带头,对自己当年的冲动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作出过深刻的检讨!

最不幸的是,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社会里的当代年轻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又像电子学理论中的“双稳态电路”一样,从“激情盲动”翻转到另一个“消极不动”的极端。只知一味沉溺于电脑游戏,进行“小偷的干活(如游戏“偷菜”)或小圈子内的情感交流,竟然对虎视眈眈的国际政治现实“不感兴趣”,甚至连美国在中国周边“领土争端”问题上不顾历史事实,貌似公允、实则一味“拉偏架”的损友伎俩都揭不出来。更完全无视科学《新理论》多次为文、不厌其烦的说理规劝,将其当成“耳旁风”而不屑一顾。或者说他们已经在太监、佞臣般“唯利是图”的媒体簇拥、包围下,成了真正的“昏君接班人”,根本没有“一顾”的反思能力和“吾日三省吾身”的水平了。接下来只有在物质的醉生梦死中,紧抱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坛坛罐罐,等着替即将由他们接手的社会“买单”、并再一次堕入历史的“轮廻”了!

请看十余年前发表的老文章:要把五四当作教训来纪念

八十二年前,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以北京大专院校的学生为主的民众,因为不满当时北洋军阀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屈服于列强的压力,要在侵犯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条约上签字,发起罢课和游行示威,过程中受到军警的拦阻,学生进而烧毁了个别官员的住宅,还殴打了官员,演变成一场暴力。只是当时中国才由王朝转制成为共和新政,失去了当祖制“跟屁虫”的依据,也没有现成西方“民主”经验可跟,使那些刚剪了辫子的官员成了进退维谷的“菜鸟”,最後只好以息事宁人的方式让步,开了“以奖效尤”的头,从此成了那个国家群众运动的经典模式、民主招牌菜。官方把它说成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觉醒,在野人士说它是“要民主、争自由”的开端,而笔者认为它只是又一面可供“跟屁虫”选择去跟的“大旗”!八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政治人物或阴谋野心家利用这面大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跟著这面大旗,多次演出过轰轰烈烈、激动人心的大戏,甚至促成了朝代的更替(如四十年代的“反饥饿、要民主”的游行示威)或政治路线的变化(如“六四事件”)。但是到头来,那个国家和民族却仍然没有摆脱历史的宿命,今天那里呈现出的种种有代表性的迹象(如腐败、无能、国际羞辱等),几乎全部可以和八十年前作出对应的联想,甚至连民众的情绪反应都差不多(当然,没有比用物质的进步来反驳更无聊的了,大陆不是有不少当叫花子要饭致富的吗?更不用说还有靠变买或典当来充阔的那号人了)。以至于让人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对这段历史作出不那麽神圣的评价!

人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有思想的生物,而所谓“思想”者,应该是指对自己感官接受到的信息的理性处理能力,包括抽象比较、认识归纳和判断决策等精神思维活动,这是人和只有“条件反射”能力的动物之间,根本和原则的区别。毛泽东有一篇较著名的论述“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文中明确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总结出来。这是极为科学和正确的结论,可以被古今中外已经发生的一切正反事实(包括他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所证明。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伟大,因为他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坚持“述而不著”的原则以及提出“礼失求诸于野”的建议,这两条都有“从实践中总结或寻找真理”的含义,和毛泽东的所见“略同”。拿他来和现在那些动不动就要把这个理论、那个权威的名字搬出来吓唬人的读书人“跟屁虫”相比,就难怪中国找不到出路了,後者不正是跟了“纸上谈兵”失败典故的“屁”吗?而人类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过程,则又是这种观点的正面事例,因为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人们已经养成只服从事实而不服从权威的习惯,而每一个理论要想被人承认的唯一途径,就是用实践的事实去证明。这种被事实证明了的理论,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启发他人向更高更深的实践去探索、尝试,“叠罗汉”般的结果,当然就会不断进步发展了。 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由于研究的主体对象是由各个不同的“人”所组成,其变数之多,是任何自然科学所无法比拟的(比如“电学”中,任何一种主体如电子、质子,都可以当成是个个一样的,只有共性没有个性),因此尽管两者在理论和实践的相辅相成关系上并无区别,却很难以研究自然科学的方式来总结出正确的理论,可以认为,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总结出一个能够正确解释自己社会、指导其运作的理论,这可能也是为什麽今天的世界总还不时令人产生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的原因,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正确的理论可依。

我们可以把社会发生的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政治动荡等一切有主动人为影响的事件,都看成是一种社会实践,其策划、发起人一定有某种理论为依据。其结果,又会被自己或他人加以归纳、总结、比较,来验证、评估、修改原来的理论或发现、创造新的社会理论。只是正因为还没有正确的社会理论,所以每一次实践的结果,即使获得当时的成功,也一定同时伴有“後遗症”的隐患,为後人发动又一个同样没有把握的实践埋下“种子”。而总结的人因为利益关系的牵制、原有不正确观点的影响以及知识能力和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至今没有得出一个可以真正“自圆其说”的理论。只知道反复用一种错误理论去克服另一种错误,人类的全部历史,就由这种不断反复的“愚蠢”所铸成。

中国发生的那次“五四运动”,是一个上述事例的典型。当时一部分年轻人接触了一些西方文化,拿人家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一比,发现差距很大,再加上在国际上受到欺侮,就把气撒在政府官员头上,继而更迁怒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让人联想起现在有的孩子埋怨自己没有“好爸爸”一样),完全没有去弄清民族和文化的互为因果关系,更没有去想想,为什麽这同样的文化,也曾经给自己民族带来过辉煌。遗憾的是,这些年轻人发动的实践成功了。这样的成功又鼓舞了一部分人借苏联的社会主义走上暴力革命之路,并利用同样的方式让国民党吃足了苦头,最後又成功了。从此“五四精神”也被封为一件谁见了都要让三分的“黄马褂”、一面对“跟屁虫”有吸引力的大旗。但是,对那个国家和民族的效果又如何呢?和八十年前相比,他们更民主自由、更少封建迷信、更没有贪污腐败、更不受人欺负了吗?没有。那麽,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毫无正面建树的事件,有什麽值得国人反复吹嘘骄傲的呢?! 笔者认为,“五四运动”最值得接受的教训,就是在中国要警惕和防止朝野政客或阴谋野心家,利用年轻人来达到目的行为,因为这是他们最容易达到目的的选择,却又是对国家和民族有害无益的方式。道理其实是很明显的,社会本来已经就是一个复杂到只能用系统工程理论证明其无法解决的“系统工程”,而中国又是有最复杂文化和最多人口变数的国家,根本不是年轻人的知识和经验所能胜任,所需要的素质更和年轻人具有的长处背道而驰(详细理由分析,见“青年人努力的方向”),这也是为什麽中国同时代的青年(有的甚至是同学),一旦出得国外从事科技业务,大多事业有成,甚至拿到诺贝尔科学奖,而留下来的却总是不堪回首空白了头。原因无它,就是因为自动或被迫地把最有作为的大好时光,浪费到“关心政治”上去了。

这方面还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例子,我们今天在赞扬毛泽东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一致誉他为世纪伟人时,却根本没有想到过,正是这同一个人,恰恰在他年轻的时候(1920年),公开发表过和他後半生致力的民族统一、振兴大业完全相反的观点,主张“中国分裂、各省独立自治”,他当时振振有词地说「中国的事,不是统一能够办好的,到现在算是大明白了,……各省自决自治,为改建真中国唯一的法子,好多人业己明白了。」 笔者完全无意以此来嘲笑或否定他的伟大。只是想进一步说明上面的观点,因为一个如此天才、杰出、伟大的人物,在其年轻时尚且照样会产生如此荒唐的想法,更不用说一般人了。设想一下,要是当初就有一个什麽“政治伯乐”相中了他,把他推为“大总统”,那中国会成为什麽样子?李登辉“千古罪人”之名,岂不是早就被他抢得头牌了!这也完全符合他自己後来总结出来的理论的反推:没有足够的实践,就没有正确的思想。

令人吃惊的是,今天中国的政坛,不仅没有接受上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更要反其道而行之,去开始鼓吹推行领导“年轻化”的政策!这除了可以理解为是对过去那种“老人政治”的矫枉过正外,没有真正治国的科学道理可言,因为没有任何理论能够将治国能力和年龄拉到一起来的,连美国人也找不到,所以才会既选出七十高龄的里根总统、又选出四十来岁的肯尼迪或克林顿总统。要是再根据上面事实的分析推论,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中国人经得起折腾,等着瞧吧(其实现在已经开始呈现後果了),愿此文起码能作将来的教训!


--  作者:dcllj
--  发布时间:5/5/2012 9:10:00 PM

--  
五四我没放假。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46.87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