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灌水天堂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26)
----  潘一丁:现有社会理论错误的铁证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26&rootid=&id=74833)


--  作者:潘一丁
--  发布时间:5/13/2009 9:08:00 PM

--  潘一丁:现有社会理论错误的铁证
(老文评新闻-114)

据报道,中国副总理王歧山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八十周年的晚宴上,当着数百位银行家的面,直言金融危机的起因就是金融人士因为贪婪忘了基本戒律。王歧山的直言让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从表象上就事论事地说,这个批评实在是一针见血或入木三分地切中要害。难怪那些都受过高等教育的上流精英们,就像被抓到犯错证据的小学生,在老师面前,只有哑口无言的低头之分了。但是看在《新理论》眼里,除了要替“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祖师爷,责怪这些人道行不够,未能真正得到他们一向奉为圭臬的社会理论其中的“三味”,所以不仅不能理直气壮地,站起来捍卫自己祖师爷开示的“丛林法则”。反而像一头头面对小羊指责的狼,而“做贼心虚”起来,一副没出息的窝囊相!但是同时,又有点可怜起他们来,为他们的“代人受过”而打抱不平。因为他们自己也是同样的“受害者”,只不过有“打手”和“直接受害者”的角色分工不同而已。而真正的“始作俑者”或“罪魁祸首”,就是有着一百八十度方向、原则性错误的,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在起点上就产生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效应的结果。

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因为“证据不足”而不能接受的话,那么王岐山副总理在伦敦当着数百位银行家的面说出的这番话,就提供了一个铁证。因为他把“贪婪”当成是祖先亚当、夏娃当初偷吃“毒苹果”般的人性“原罪”了,或者说,他起码和西方社会理论以及中国文化一样,从来没有直接而明确提出过一组“天性、人性”的本质概念,以及阐明它们之间的互动、制约关系。以至于接下来的媒体或文字报道,也就一如既往地把“贪婪”直接和“人性”挂钩,随心所欲地根据眼前利益的需要,忽而把人性当成“(性善)牌坊”来赞美;忽而又把人性当“(性恶)婊子”来诅咒;关于“性善、性恶”的文字官司,甚至在中国读书人之间打了上千年,还没有分出胜负;而西方人至今还以为自己是“高等动物”,理论上就放弃了参加讨论的“资格”。最后互为“跟屁虫”的结果,人性就成了“可以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正是由于我们至今还不能科学而正确的认识人性和天性,厘清两者之间逻辑上的原则区别。更不知道人性乃是人类社会因天性泛滥失控而导致灾难时,唯一可以依靠的有效“克星”。这才是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一切灾难、痛苦和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从这个源头上加以根治,从理论上开发出真正被埋没的“人性”的巨大能量,来控制自己的社会,人类对自己才可能产生真正的希望和信心。否则任何的“灵丹妙药”,都只能是“文过饰非”的江湖郎中,开出的“止痛片”或“退烧针”罢了。任何经济的“复苏”,都是在为贪婪天性的“癌细胞”,提供迅速繁殖的充足能量,创造引发下一波包括金融在内的各种危机“海啸”的条件,周而复始。直到和社会机体“同归于尽”为止!

请看笔者十余年前发表在纽约侨报“论坛”上的老文章:


什么是人性
                              

中国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最近随中国官方影视代表团来纽约访问,让早已熟悉他的电影的纽约华人,有一个近距离欣赏他的风采的机会,实在可算是本地演艺界又一件盛事,可庆可贺。    

笔者并非圈中人士,但却和大多数普通百性一样,将电影当做业余文艺消遣、丰富生活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我们这一代,成长过程中的传媒科技,还远没有达到当前这种发达水平,所以电影几乎是最重要的文艺伙伴。也正是这种别无选择的单纯,使得对电影所能起的“良师益友”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来到海外后,突然享受到如此广泛的“知的自由”,和国内时的处境一对比,欣喜之情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基于同样的道理,也深感当前社会风气的日益低下,暴力色情程度的升高、扩散等,这种令人普遍感到忧虑的现象,是和影视等媒体的推波助澜分不开的。不仅中国的古人早已总结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这样颠扑不破的哲理;而且这些哲理也不断被西方社会自己揭露出来的事实所证实(很多罪犯在法庭上,都坦承受影视媒体的直接影响)。只是由于某些有害的东西,总是躲在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后面,让崇尚法制、珍惜自由的社会无可奈何罢了。而这种观念, 至少到目前为止, 还更不能为大多数对西方价值观并不全以为然的中国人所接受。

所以当笔者有幸在海外及时看到“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霸王别姬”等,已获得不少西方大小奖项,被媒体炒得火热,似乎连电影界的““诺贝尔奖”-奥斯卡奖都即将到手, 而要把 “荣誉”强加到所有中国人头上时。忍不住在侨报上写了两篇文字,以表达一点不同的看法和避免“贪天之功”为自己的脸上“贴金”的误会。(见侨报94年3月8日和4月14日“论坛”)    

现在,看到张大导在纽约记者会上谈话的报导,其中一段声称他断然否认,那些以描写纳妾、通奸、乱伦的电影,是为了投西方人士口味所好,而称是为了揭示受到压抑的人性,辩称是审美观的不同而不是落后。让笔者觉得,虽然不敢自抬身价、自作多情地认为他是在回应那两篇拙文,但肯定有完全相反的观点。而一个在艺术上已有相当地位和影响的人物,公开发表的观点,当然远远超出了“萝葡白菜各有所爱”的范围,更何况他把别人站在顾客要维护自己利益的角度,对一个商品(他的电影是要用钱买来看的)的批评,说成是“带有文革的流毒”,到是让人想起“无限上纲”之说,他可能也是在国内呆久了,耳濡目染难免沾点“政治挂帅”的习气。所以愿再借论坛一角,提出一点异议, 让公众有一个比较判断的选择, 不要再落入另一种“一句顶一万句”的陷井!

张大导声称他拍那些电影是为了揭示受到压抑的人性。笔者以为,这实在是对人性最大的误解和亵渎!是的,圣人曰“食、色性也”。大概是过分精练了的缘故(当时一定没有按字数付稿费的制度),没有对“性”的性质加以界定,后人就这样不求甚解地传了一千多年。只是到了近代,才在没有论文登记或专利注册的记录下,不知被何人于何时何地,率先冠以是人性的解释。也许是正好满足了为花天酒地找到正当的理由或借口,以掩饰原来道德良心上的某种不安或犯罪感,居然被无疑义地接受下来,进而成为对不良现象推波助澜的“冠冕堂皇”理由,不能不让人怀疑当前人类的智慧和良知!    

按逻辑学的起码常识,“人性”的界定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凡是人都具有的(普遍性);二是凡不是人则一定不具有的(特殊性),二者缺一不可。用这样的条件来衡量 “食” 和“色”,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人性”,而是世界上所有生物共有的“天性”(还包括自私、贪婪等)。这其实是不言自明的,连臭虫都懂得贪吃,公猪的“性” 能力更远胜于人, 难道说都可以称之为“人性”吗?张大导在没有弄清什么是“人性”之前,就大谈要揭示被“压抑的人性”,实有浮浅误导之嫌,更让人担心弄不好错打开了“潘朵拉合子”,使世界受害无穷。    

那么到底什么是 “人性” 呢?人性应该是指那种“可以用思想理智控制天性的能力”。世上一切生物都是为了维持生命而食,没有加工、更无选择。只有人可以为了健康、享受、交际或其他原因来选择决定吃什么、不吃什么和怎么吃;动物一旦发情,就不管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 时间地点而可以立即“上床”。而人却会顾及到伦理、遗传、道德法律和羞耻等影响社会品质的问题,而懂得约束;财富被认为是好东西,人人想得之。可是连过去中国的盗贼,据说都有不抢教书先生或寡妇之类的自我约束,谓之“盗亦有道”;古今中外更有许多为救国家、民族或他人,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 这些行为都是其它动物做不到的, 其背后的力量,才是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人性”。也正是靠这样的“人性”,人类才得以从畜生群中脱颖而出,组成稳定有序的非自然的社会, 再靠群体的力量和一代又一代的积累, 才形成了今天如此富裕发达的局面,而大大拉开了和其它动物的距离。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很容易找出当前社会的“症结”:正是因为我们错将“天性”当成“人性”,拚命加以鼓吹赞扬,让这些本来就已经是“无师自通”的欲望,像“火上加油”般地越烧越旺,一发而不可收拾,而反而对真正赖以进化的“人性”,百般嘲笑、鞭笞、控诉,恨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快,这不正应了“上帝要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名言吗?

其实,海外部分人士爱看“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菊豆”之类的影片,和“戴妃车祸”“克林顿性丑闻”“台湾黄义交事件”等新闻抢手一样,都是为满足一种“偷窥”的欲望,是人性和天性冲突的表现。后者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人们还可以从揭露出来的一部分真象中,看到一点可“引以为戒”的丑陋;而前者却是故意将失控(尽管某些失控的原因值得原谅)了的“天性”(纳妾、通奸、乱伦等,超出道德和法律许可范围的“色”),通过艺术的加工,美化,打扮成为值得赞美、同情、效仿的对象,其对社会的反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今天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既然贵为总统或王妃,都得接受舆论的评价、 检验。 怎么区区几部商品电影,居然反到成了“消费者”摸不得的老虎屁股?    

当前,电影“泰坦尼克”正在上映,这部电影舍弃性感和床戏的最佳“买点”,以揭示真正的人性(如爱情和理性的牺牲),以及人性和天性(自私和贪生怕死)之间的矛盾,获得了雅俗共赏的空前成功,充分显示了当今社会和人们对真正人性的共鸣和期盼。作为在艺术上确有一定才华和造诣的张艺谋,大可以利用母国文化的丰富养分和内涵,匠心独具地制作出一些震憾人心、启迪“真、善、美”的人性的巨作,真正为自己和社会留下几座不朽的丰碑。而何必一定要步那些“追腐逐臭”的狗崽队后尘呢!(98.2.8于纽约)


--  作者:hjx_221
--  发布时间:5/14/2009 12:41:00 PM

--  
那种“可以用思想理智控制天性的能力”。
--  作者:卷积内核
--  发布时间:5/14/2009 5:19:00 PM

--  
老潘一直挺深刻的,呵呵
--  作者:潘一丁
--  发布时间:5/14/2009 5:29:00 PM

--  
谢谢,欢迎质疑、挑疵!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62.5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