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进化计算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62)
----  [转帖]“杰青”周志华专访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62&rootid=&id=31480)


--  作者:@thinking
--  发布时间:4/28/2006 3:54:00 PM

--  [转帖]“杰青”周志华专访
周志华生于1973
  在南京大学我发现新大陆——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杰青——31岁的周志华。他年纪比我小,成就比我高,我慕名打电话乃至到办公室堵截,约会再三,他总说自己没什么值得采访的,一连说了N个“NO”!
我这么无情地谋杀他的时间,天可怜见,看在我都找到他以前导师的份上,周志华教授无奈地答应了。
为什么这小子这么婉拒媒体?望着他镜片后单纯得像一个零样的眼睛,这位理科男生的想法其实非常单纯:低调行事,醉心研究,让科研成果说话,别的叨扰能免则免。
这位1973年出生的年轻人,简直坐着火箭上云端:硕博全部提前毕业,毕业第二年破格晋升副教授,第三年聘为教授,第四年获博导资格,同年获“杰青”资助。一年一级,他能没有压力吗?
“压力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找的。”周志华沉静地回答。“级别、职称之类其实倒没什么压力,因为既然已经聘上了,多干点少干点别人也不会怎么样。真正的压力是觉得一直没做出什么好成果来,只能希望以后做的东西能比以前做的好些。”
我们的采访约在办公室,巧的是他爱人同在人工智能教研室工作,所以我们的对话多了些温馨的色彩。

  人物引擎
周志华,1973年11月生。分别于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1月起留校任教。2002年3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11月被聘任为教授,2004年4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现任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LAMDA)研究组负责人。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兼职教授、澳大利亚Deakin大学名誉研究员。
目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信息检索、神经计算、进化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国际论文40余篇。

  一般人常在电脑上干的事我都不会
问:有人说IT产业吃的是青春饭,程序员做到35岁就应该退休了。所以他们说出计算机少年天才一点都不稀奇,是这样吗?
答:我的工作和程序员搞电脑软件设计是两回事,一般人想像的计算机博士、教授可能是电脑高手、轻松入侵别人网络的黑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比如我主要研究的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办法,比如对大量的气候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后,就有可能对今后的灾害性天气提前预警,这里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去分析这些数据。这些东西用途很广,像人脸识别、网络安全、基因数据分析甚至药物筛选都用得上。计算机只是我们用到的一种工具,因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其实是“计算”而不是计算机。
其实很多一般人常在电脑上干的事我都不会,像QQ、flash我就不会,只偶尔在网上下下围棋。以前曾经有熟人知道我是计算机博士,搬了台电脑来让我帮忙修,我说不会别人还不信,后来只好送到外面公司去给他修了。

  家里没装宽带
问:昨晚我给你家里打了40多个电话,前后持续两小时,一直忙音,是没有搁好电话吗?
答:不是,我在拨号上网查资料。
问:一位计算机系的教授,家里没装宽带?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答:因为我住在校内改造后的筒子楼,离办公室只有五分钟的路,所以家里没装宽带。
妻子答:主要是没顾得上到电信局申请。
问:请问你是如何认识现在的太太的?
答:我念博士时她念硕士,在同一个教研室,是我的师妹。我们共同语言比较多,她很理解、很支持我,经常陪我一起工作到深夜。她以前很喜欢逛街,结婚以后就少了,虽然校门外就是最繁华的鼓楼商业街,但去年我只陪她逛过一次。虽然她并不埋怨我,但我其实心里对她很歉疚。她刚博士毕业,留校做讲师。

  住在筒子楼也挺好
问:这个问题我想问问你太太。我在大学念的是中文,周遭都是文科男生,戴白色围巾,有色眼镜,以诗人的面目出现,在大学女生窗下弹吉它念情诗。那时候理科男是没有情趣的代名词。但时移世异,现在的理科男是财富的代名词,不再是那个爬五层楼就气喘的人,也不再是别人说的“机房西装鸡”。据2003年福布斯排行榜统计,在当年排名前100位的中国富豪里,88%都是理工科出身,其中男性又占到该比例中的95%。有人说一个真正的理科男:头上有血,身上有伤,脑袋里有程序。你老公这么有成就,你对他是怎么看的?
妻子答:我不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啊,可能我和他相处久了,只觉得他热爱事业,不喜欢招摇,只想专心做研究。他拿到杰出青年基金后学校给我们特批了一套三室一厅住房,价格比市场便宜,但因为还没装修好,所以我们现在还住在一室一厅的筒子楼里。他评上副教授时我们曾经有一次换两室一厅的机会,但他嫌换房搬家太麻烦、耽误时间,所以就没要。他是想少花时间,不过我觉得住在筒子楼也挺好,上班近,而且生活也方便。
问:有时候会不会委屈,觉得老公太淡泊了?
妻子答:他心思都在研究上,我们都对物质要求不高。

  7岁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问:说说你的童年吧。你这么聪明,肯定少年老成。1992年你以全省高考第11名的成绩离开贵阳六中,考上南京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吗?
答:不是。我大概是7岁的时候第一次出远门。那时候我父母在国防科研单位工作,驻扎在四川山沟里面,小时候我常住在贵阳外婆家。那年我一个人从外婆家到四川看父母,这边把我送上车,那边父母接站。一路上10多个小时,要命的是,到的时候是早上,站台上没看见父母,后来知道是因为发过去通知车次的电报没及时送到。我一个人在车站等着,等了好久也没见来,然后以为没人要我了,大哭。那时候的人真是很好,车站里一位不认识的阿姨拿面条来给我吃,还想办法和我父母联系。到了下午,我父母总算来把我接走了。
问:如果换到现在,可能极少有父母舍得这样做,最多会让孩子坐飞机,脖子上挂一块牌牌,空姐全程陪同。
答:我觉得让小孩从小建立独立、自觉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如果放手让孩子去做事,他可能做得出乎你意料地好。

  父母不能一厢情愿培养小孩
问:你小时候有没有像现在的小孩一样上很多培训班、接受各种特殊技能的教育?
答:没有,不过那时候也没这些东西。我从小就很安静。五六岁的时候,拿着一本书就能坐在那儿一整天不动。所以不太淘气,很好管,基本上不用家长太操心。长大了以后基本上还是这样。
问:可能你学习的自觉性和研究的兴趣就在那时候激发了。
答:可能是吧。我觉得大人其实不要一厢情愿地按自己的想法去培养小孩。每个小孩都会有自己的天性,大人最好是仔细观察,找出他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在一旁引导他往好的方面发展。比如小孩喜欢看书,家里就可以多买些对他来说不很深、而且读了能长知识的书放着。如果小孩天性就不喜欢弹琴跳舞,你逼他去学,他肯定觉得痛苦,而且因为得不到乐趣,肯定做不长久,其他方面的天性可能会不知不觉地被抹杀了。
问:我发现你好静不好动的个性一直持续到现在。
答:念博士的时候我还是学校博士生足球队的主力后卫,在学校联赛上还进过球,而且是罚角球直接罚进去的。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安静,喜欢一些安静的活动。
问:可能只有你这么安静的人才忍受得了枯燥的科研生活。
答:做学问的人倒未必一定是好静的。而且做学问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并不枯燥。比如我们需要读很多文献,没别的事干扰的时候我每天都会读,你可能觉得这挺枯燥的,其实如果真的读懂了,你会觉得好像在和很多聪明人交流思想,很愉快的。特别是有时候一下子觉得“悟”到了点什么,或者是一些杂乱的认识突然贯穿起来了,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好,有多少钱也买不到的。而且当研究有了进展,得到同行认可时,很有成就感。

  中小学生不要偏科
问:你现在做博导了,回头看中小学教育,能给一句忠告吗?
  答:中小学一定不要偏科,要尽可能全面发展,这会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中学的时候还是比较全面的,文理科都很好,文科班的老师对我选了理科班一直觉得很遗憾,我现在仍然对文学和历史很感兴趣。小时候读的书也很杂,文学名著、历史地理、五花八门都有。这些东西看起来和我现在的研究领域相差很远,但其实能感觉到它们的一些影响,有句话叫“功夫在诗外”,有时候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里的一些想法或者见解,可能会意外地带来启发。说实在的,现在有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中文让人看不懂,如果你的思想无法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不仅自己会很痛苦,而且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对自己都是不利的。

转自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

周博士的科研态度值得大家学习!


--  作者:wolfel
--  发布时间:5/4/2006 11:48:00 AM

--  
去年我调查过他的所有论文在citeseer上的引用情况,没有超过20次的。他在AIJ上发表的关于数据挖掘的论文引用次数为0。

他确实是牛人,我只是说一个事实,没有别的意思。


--  作者:kennywang
--  发布时间:5/6/2006 9:58:00 AM

--  
那篇关于选择性集成的paper, scholar.google上显示的是84次
--  作者:wolfel
--  发布时间:5/6/2006 1:39:00 PM

--  
scholar.google上的没有权威性
--  作者:suiyun0234
--  发布时间:8/21/2006 2:52:00 PM

--  
这个牛人是我一直佩服的,还是在无意中在南大的网站上逛的时候看到的
--  作者:dongleizhao
--  发布时间:9/8/2006 6:33:00 PM

--  
确实是牛人,我也很佩服.
--  作者:Amandaqian
--  发布时间:12/13/2006 9:23:00 PM

--  
很牛的,讲课也不错,听过他的讲座
--  作者:ghtvc
--  发布时间:5/13/2007 3:09:00 PM

--  
来我们学校做过报告,佩服死了!牛人啊!现在是长江学者了!
--  作者:dsylc
--  发布时间:5/23/2007 3:15:00 PM

--  
牛人啊,参加我师兄的博士论文答辩呢

--  作者:william88
--  发布时间:7/4/2007 11:25:00 AM

--  
02年在苏州开全国Rough集会议时有幸接触过周教授本人,确实是一个严谨且没有一点架子的学者.
--  作者:fishyuze
--  发布时间:11/6/2007 3:20:00 PM

--  
人格魅力
--  作者:ntuwanli
--  发布时间:11/7/2007 3:28:00 PM

--  
我也想去看看..
--  作者:哪吒闹海
--  发布时间:4/9/2009 7:35:00 PM

--  
确实是牛人,我也很佩服
--  作者:service365
--  发布时间:5/18/2010 2:27:00 AM

--  
过来仰慕下牛人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101.563ms